中钢网,国内网上钢材现货市场 北京分站 其它地区

您现在的位置: 中钢网 >> 北京分站 >> 本地资讯 >> 钢筋加工配送发展困局调查

钢筋加工配送发展困局调查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豫言 2011年12月19日 10:50:58 打印

导读: 据了解,由于建筑用钢筋规格形状复杂,钢厂生产的钢筋原料往往不能直接在工程上使用,一般需要根据建筑设计图纸要求,经过一定工艺过程的加工。

  提高建筑用钢筋的工厂化加工程度,实现钢筋的商品化专业配送,是建筑业的一个必然发展方向。

  12月10日下午,在上海举办的承钢高强筋度钢筋推介会上,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副院长王丽敏对外透露,下一步国家将重点发展钢筋加工配送业。

  不过,本报记者在市场调查时却发现,要真正的发展钢筋的加工配送业,还有许多难题亟待解决。

  发展滞后制约产品推广

  12月10日下午,承德钢铁集团销售部全体出动,带着国家建筑设计院等许多专家来上海“推销”高强度钢筋。高强度钢筋在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推广,至今成效不佳。

  许多专家在现场指出,钢筋加工配送业发展滞后是导致高强度钢筋推广难的原因之一,造成钢厂好的产品与下游对接不上。

  据了解,由于建筑用钢筋规格形状复杂,钢厂生产的钢筋原料往往不能直接在工程上使用,一般需要根据建筑设计图纸要求,经过一定工艺过程的加工。

  而我国专业化的钢筋加工环节的滞后,已经成为制约钢铁、建筑多个产业发展的一个瓶颈。“提高建筑用钢筋的工厂化加工程度,实现钢筋的商品化专业配送,是建筑业的一个必然发展方向。”中国建筑设计院工程师刘钢在承钢高强度钢筋推介会上表示,钢筋专业化加工配送可减少材料浪费,降低工程成本及管理费用,提高工程质量,增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行业龙头少蛇尾多

  为了推动钢筋加工配送的发展,国家建设部最终确定天津建科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为国内首家自动化钢筋加工技术生产示范基地。“钢筋加工业可以说是建筑业的最后一块奶酪”,天津建科机械公司销售部李延云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目前我们公司发展得很好,市场占有率达到了90%以上,对外出口量每年也会增加40%~50%。”

  然而,据本报记者调查,现代化钢筋加工配送项目在国内才刚刚起步,目前我国成规模的现代化加工配送中心还不到30家,像天津建科机械公司这样成规模的专业化大型钢筋加工企业更是凤毛麟角。

  目前绝大多数企业经营并不景气,一般企业的年交易额在400万元左右,有的甚至不到100万元。

  正如陕西龙钢集团西安钢材加工有限公司一位车间负责人在被问及公司经营状况时对本报记者说的那样,“这个没有必要谈,目前许多钢筋加工企业整体发展得都不好。”

  据了解,许多钢贸流通企业已经投资该领域,但由于对钢筋加工并不十分了解,对每个环节、每个点的理解还不到位,他们在钢筋加工领域往往举步维艰,业绩也不尽如人意。李延云告诉本报记者,做实体不像做贸易那样收效快,可能两三年内都没有回报,在这方面一些企业还很不适应,甚至亏损严重。

  那么,是什么制约了专业化钢筋加工配送业的发展呢?

  建筑企业不愿外包

  记者通过走访建筑工地发现,不少建筑工程依然采用落后的现场加工工艺,成为制约第三方钢筋加工配送业加快发展的瓶颈。

  一般情况下,施工方都会将钢筋加工承包给另外一个企业去操作,这种现场加工的现象在全国各地普遍存在。

  现场加工的方式,即钢筋棚下一台绞磨用于冷拉调直,几台弯钩案子,有的甚至因施工现场狭窄只能在基坑里加工。这些建筑工地不仅所用设备简单、产品质量差、成本高、利润低、劳动强度大,钢筋浪费现象十分严重,而且对周边居民噪音影响很大。这种现场加工的方式既不节约,也不环保。

  对于不愿外包给专业第三方钢筋加工公司的原因,中建五局的一位经理告诉记者,钢筋通常占建筑工程总造价的30%,施工单位更看好这块香甜的“奶酪”,一般都会自己做;而且假如交给加工工厂,中间还要多一个运输环节,比较麻烦。

  对此,中物联钢铁物流专委会秘书长王建中说,钢筋加工配送推广的难点在于如何高效准确地把钢铁原料厂、流通加工商与施工企业有效地衔接起来,形成利益的共同体。因为根本利益的冲突,一些建筑施工单位对钢铁企业的加工配送根本不感兴趣。

  他说,钢筋配送要市场运作,关键是该项目投资方最好与建筑企业建立稳固的供需关系及得到其建设主管部门的支持与帮助。

  建筑标准不统一

  此外,标准的不统一,也大大制约了钢筋加工配送的市场化进程。

  钢筋加工配送是典型的非标准制作,需要按图纸加工,在此之前有大量的设计转化工作,同时需要得到甲方和施工企业的认可和支持。

  在我国,建筑市场极其不规范,而钢筋加工领域,下料弯曲等设计更是多种多样,相应行业标准也不齐全。不同社计院设计的形状尺寸都不一样,从三根五根到几百根品种繁杂。

  上海建筑专家茅洪斌认为,从钢筋规格种类来讲,全国有无数家设计院,甚至一个城市就有几十家,而每个设计院所设计的成型钢筋尺寸规格各不相同,每个建筑物形状各异,导致钢筋下料、弯曲、钢筋网焊接等规格变化多样,数量相差也大。如果成型钢筋有误,必然会影响施工进度。而在国外设计院几乎都按统一标准来设计钢筋的形状尺寸及数量,因而生产加工也相对较简单。

  亟待多方联动

  “11月份国家建设部,发改委等有关部门也对钢筋加工业做出了新的调整”,王建中向记者透露,“规定各地区加工配送公司的成立必须要有资格认证,而且必须是有实力的企业才能进驻钢筋加工业。”如此以来,随着市场准入和门槛的提高,钢筋加工的质量也将进一步得到提升。

  “钢筋加工在我国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但商品化、产业化的钢筋加工配送却是一种经营模式的转变,是由自给自足变为市场化。它的发展需要社会环境和国家政策的支持。”王建中告诉记者,“眼下国家对钢筋加工业的扶持力度还远远不够。”

  此外,王建中还建议,加工配送企业应该积极地与建设主管、建筑设计研究和建筑施工等部门单位多多沟通与联系,以取得支持和帮助;还可以吸收有实力的建筑施工企业参股,以保证初期部分稳定的加工量,其他加工量通过市场运营来完成,最终完全形成市场化、商品化。

上一篇:国内钢铁行业如何闯关?

下一篇:钢贸商能接受“一单一议”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