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火电企业依旧巨亏 计划电难爱市场煤
虽然4月份部分省份上网电价略有上调,但仍未扭转电力企业经营困境。煤电联动呼吁多年但一直难以落实,计划电与市场煤应该如何互动?前日,业内呼唤已久的光伏发电上网标杆电价,终于在国家发改委的一纸通知中落地。
本网视点:尽管发改委4月起上调了燃煤发电企业上网电价,但对相关企业的提振效果甚微,五大发电企业依旧巨亏。多个部门已经表示,下半年电力缺口仍然很大,但在目前的通胀压力下,短期内再次上调电价的可能性不大。因此,减少发电企业的亏损也不大可能通过上调上网电价的方式了。众所周知,电企最大的成本是煤。而长久以来的“计划电、市场煤”机制,让发电企业承受了煤价上涨带来的成本。有消息称,现在国家正在考虑下调进口煤增值。如果增值税能够下调,那么煤价就有望下调,或上升幅度放缓,最终有利降低发电成本。
下半年控通胀形势仍严峻
7月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将于9日公布。随着消除物价上涨的有利因素增加,市场普遍认为,物价涨幅已经接近拐点,下半年CPI增幅将缓慢回落。但分析人士也指出,下半年物价上涨仍面临很多不确定因素,CPI增幅回落步伐会非常缓慢,控通胀形势仍较严峻。
本网视点:国家主要经济数据公布在即,很多机构、专家等纷纷预料7月份CPI数据将再创新高。一些人士也改变了之前预期的下半年通胀逐渐回落的说法。尽管猪肉价格和蔬菜已经有所回落,但翘尾因素仍处于高位,预计7月CPI增幅仍将接近6月份的6.4%,甚至有再创新高的可能性。可以预见,下半年通胀形势仍然严峻,控通胀仍是当前宏观经济首要任务。同时,随着通胀预期的高企,市场上对央行再次加息也开始升温。但是,如果通胀没有再创新高或者较6月份出现小幅回落,央行加息的可能性不大。毕竟,目前,全球各国加息的浪潮有所降低。这个时候加息,可能会加剧热钱流入国内。
三地原油均价涨超2% 成品油批发价看涨
由于布伦特、迪拜及辛塔等三地原油均价加权变化率(下称“三地均价变化率”)已高达2%以上,与4%的调价红线越来越近,国内部分地区石油批发商也开始上调汽柴油价。
本网视点:国内最近一次调价已有近4个月了,这期间国际原油价格也有过较大跌幅,但发改委并没有下调汽柴油价。让人们似乎感觉汽柴油价格涨易跌难。而目前,三地原油均价加权变化率已高达2%以上,与4%的调价红线越来越近,国内石油巨头及一些批发商也开始上调油价。上调油价的呼声也开始淹没下调呐喊了。一边是翘首企盼的油价下调的呼声,而另一边已经开始涨价。只能说涨价容易而降下难啊!
若近期国际油价保持目前价位震荡,短期内,三地变化率难以涨至4%,发改委短期难以上调汽柴油零售限价。同时,加之国内通胀压力仍较严峻,资金面收紧也会打压成品油市场投机需求。
二三线城市保障房建设喜忧参半
从全国各省市已公开的保障房项目建设数据看,各地保障房项目建设进度“喜忧参半”,但总体而言,经济欠发达的省份明显更加积极,陕西、新疆、山西、宁夏、甘肃等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保障房建设开工率遥遥领先。业内人士分析,地方政府积极性高、土地成本较低是部分二三线城市保障房建设呈现开工率高、经适房建设进度快等特点的重要因素。
本网视点:资金及土地问题是保障房项目建设的主要障碍,尤其是资金难题或许会一直伴随保障房项目的全过程。保障房项目是政府性工程,地方政府不得不完成,但是,一些地方政府(一线城市)可能会出现有心无力的情况。调控一年多的楼市,使地方政府的土地收入缩减。由于二三线城市成为开发商新的战略基地,因此,这些城市的房价飙升,同时也给地方政府带了丰厚的土地收入,保障房项目进展也随着加快。有点东边日出西边雨的意味。
但是,仔细想想,保障房项目的资金难题并不在于地方政府需要支付的哪一部分,难点在于民间资本的那部分。因此,如何调动民间资本的参与才是最重要的。
7月CPI或攀新高 加息预期增强
国家统计局将于8月9日公布7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和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数据。多位专家预测,7月份CPI仍将居高不下,甚至超过6月份的6.4%,再攀新高。
本网视点:随着市场对7月份CPI再创新高预期的增加,加息、提准的呼声也开始升温。我们暂且不去讨论央行会不会加息或者提准。假设央行近期必须动用这两者中的一个工具来调控通胀,笔者认为,加息的可能性比提准的必要性要强。
首先,央行官员曾公开表示,理论上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并没有“上限”。但是,目前主要发达国家商业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基本降到了0%。并且随着金融创新的推广,央行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对货币供给作用越来越小;其次,与国际潮流相比,这种将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常态化”的做法值得商榷。市场上也不断质疑提准的意义;再次,央行过度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对宏观经济产生了不小的负面影响。比如,人为造成大型国有企业“不差钱”和中小民营企业“钱很紧”的不公平竞争;最后,在当前负利率严重的情况下,加息能够矫正这一个现象。另外,加息,有利于弥补之前过快依靠提准带来的负面作用。
但是,上面的只是假设央行会动用加息或提准调控通胀,而事实上央行还不大可能会加息或者提准,也有可能没有必要采取这些措施。
发改委:下半年更加注重稳物价控房价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秘书长、新闻发言人李朴民8月2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下半年我国宏观政策取向更加注重有针对性地解决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尤其是要坚决抑制价格过快上涨,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坚持房地产调控政策不动摇,遏制住房价格过快上涨;改善企业特别是小企业发展环境、缓解企业经营困难。
本网视点:发改委官员表示,中国经济不会出现二次探底,下半年会更加注重稳物价控房价。此前,市场一度担忧中国经济出现硬着陆,不会二次探底的表态缓释了市场投资者的忧虑情绪,但是继续强调控制物价和房价,则或预示着紧缩政策短期内不会放松。双重表态叠加,对市场的影响应该会抵消。
外资银行房贷宽松 首套房贷现8.5折优惠
在银行信贷持续收紧的背景下,中资银行个人按揭贷款维持紧缩。昨日,《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了解到,北京地区的中资银行首套房贷利率优惠虽已难觅踪影,但花旗、汇丰等部分外资银行还在执行八五折的优惠政策。
本网视点:在楼市调控和信贷紧缩的双重压力下,很多城市房地产市场曾有的房贷优惠几乎销声匿迹,一些银行甚至出现了房贷利率上浮、拒贷的现象。不过,今日有消息称, 多个城市外资银行的放贷政策有松动的迹象,打折现象再现。不过,虽然目前个别的外资银行首套房贷仍有优惠,但是,对于一般借贷人来说,购房者想要从外资银行贷到款并不容易,而且很多外资银行并没有开展房贷业务,所以外资银行房贷的松动,对于房地产市场的资金情况不会有太大影响。
发改委:经济增长不会出现大的起伏
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新闻发言人李朴民昨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经济增长不会出现大的起伏,更不会出现所谓的“二次探底”。他强调,我们有条件、有能力、有信心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下半年要更好地处理稳增长、调结构、控物价的关系。
本网视点:最近关于中国经济硬着陆的调调再起,作为严重依赖经济增长的钢铁行业,如果中国经济放缓的话,那么对钢材的需求量也将会减缓,从而导致钢铁产量增速放缓,钢铁行业产品结构矛盾将更加突出,板带材过剩和产品同质化竞争将更为激烈。而此时,发改委的表态,说明了下半年我们在控通胀的同时,也一定会兼顾经济增长的需求,不至于使经济增长出现较大的滑坡。此消息对钢材市场利好。
10天上报冲刺:保障房资金缺口博弈
在住建部等部门的调研当中,地方政府反映资金问题是很艰难的问题。而在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的几次保障性安居工程工作会议上,地方代表也再三提出今年1000万套保障性安居工程的土地落实问题,地方政府必当全力解决,资金问题却是有的地方政府难以解决的。
本网视点:7月29日,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和住建部联合下发通知,要求各地在8月10日前报送今年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投资需求与资金筹措情况。如果15日左右公布各地保障房的资金缺口情况的话,可能会对保障房建设拉动的钢价上涨形成一定的抑制。因为从前期及近期各地的表态来看,虽然各地保障房开工速度加快,但是资金缺口仍是制约保障房建设的一大因素。
预计8月10日左右为加息重要时间窗口
据新华社全国农副产品和农资价格行情系统监测显示,7月后半月食品价格总体仍有小幅上行 我们预计7月CPI食品环比涨幅将在0.7%-0.9%附近 非食品价格环比涨幅将在0.2%左右,预计7月CPI同比增速在6.2%-6.4%附近,最可能值为6.3%。
本网视点:最近对加息的呼声又开始升温了。假如央行近期真的加息,将会导致中小企业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上涨过快。对钢材市场来说,加息意味着货币政策趋紧,钢贸商贷款利率上浮,增加了融资成本,进而影响钢贸商购货的积极性及库存数量。总之,短期内可能对市场带来利空,但是,应该不会对钢市带来很大的影响。
国内钢市
上海钢贸圈信贷秘链
钢材贸易所需资金巨大,必须现款从钢厂拿货,垫资金额动辄上百万,钱从哪里来?当然,是贷款。上海一位钢材贸易商告诉本报,在上海,每年有上千亿元资金流入这个行业,如何运用是门学问。他说,这个行业里,很多人是以钢材为融资平台,可以炒股、炒期货,放高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