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钢网,国内网上钢材现货市场 北京分站 其它地区

您现在的位置: 中钢网 >> 北京分站 >> 本地资讯 >> 北京日涨4000元项目被指捂盘 遭房管局调查

北京日涨4000元项目被指捂盘 遭房管局调查

来源:和讯网 编辑: 2010年04月14日 09:27:00 打印
  因一夜之间涨价4000元而引发纠纷的“中弘·北京像素”项目,日前正在被北京市朝阳区房管局调查。
  
  延伸阅读:北京:涨价楼盘便宜两千 当天卖出八成多
  记者昨日获悉,从4月12日开始,朝阳区房管局就介入对“中弘·北京像素”项目的调查,目前调查仍在进行中,调查结束后将公布结果。
  
  
  开盘当日房管局已到现场
  
  “我还以为出事故了呢!”尽管没能买到房子,王伟(化名)还是被“中弘·北京像素”项目开盘当日的情形吓了一跳。
  
  由于购房者的强烈反对,原定于11日开盘的该项目被推迟至12日。为防止出现意外状况,当天大量警察在现场维持秩序,购房者被隔离到售楼处之外,只有被叫到号的购房者才允许进入签约现场。
  
  结果,6、7号楼在开盘当日全部售罄。两栋楼的销售价格分别为每平方米2.2万元和2.6万元,比此前的承诺价高出2000元。王伟向记者表示,排号时,开发商的承诺价为每平方米2万元和2.4万元,而最终公布的价格每平方米涨了4000元。
  记者从北京市朝阳区房管局获悉,开盘当天,朝阳区房管局市场处的相关人士已经赶赴现场进行调查。13日,房管局的相关人士再次赶赴现场。昨日下午记者致电房管局时,对方表示检查人员“还没回来”。
  
  “承诺价格是否具有法律效力”成为争议的焦点。以王伟为代表的购房者认为,既然开发商做出明确的价格承诺,就应当遵守,否则应视为违规。
  
  北京联达四方房地产经纪公司总经理杨少锋则向每经记者表示,口头承诺不具备法律效力,书面承诺才具有。王伟表示,开发商并未向自己出具书面承诺。
  
  北京中原地产三级市场部研究员张大伟向记者表示,不少开发商会在预售阶段给出承诺价格,但由于房价上涨过快,实际销售价格过高的现象已屡见不鲜。
  
  截至昨日下午,“中弘·北京像素”项目的人士始终未接听记者的电话。
  
  项目早有“前科”
  
 记者近日调查发现,前不久,该项目就曾因销售环节违规被公示。
  
  3月22日,北京市住建委公示了3家存在未在规定时间内按时开盘,不进行网上认购,发布不实销售进度信息等违法违规行为的商品房预售项目,其中便包括中弘时代中心(“中弘·北京像素”为其推广名称)项目1号楼。
  
  事实上,根据信息显示,该项目在去年12月13日就已拿到预售许可证。批准预售部位为2期北区1-11栋办公楼,产权为50年,但在销售时,已变更为住宅项目。
  
  截至本月12日,该项目共进行了4次开盘,开盘均价分别为17000元/平方米、20000元/平方米、21000元/平方米、24000元/平方米。
  
  但按照规定,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后,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在三日内一次性公开全部房源,严格按申报价格,明码标价、公开对外销售。今年2月出台的“京11条”又一次进行了强调。
  
  张大伟表示,为规避上述条款,一些开发商推迟拿证进度,造成市场供应不足;也有不少开发商根本不予理会,甚至存在变相捂盘,即拿证后分批开盘、或长时间不开盘的现象。
  
  记者调查发现,截至昨日,北京市的“香悦四季”、“香醍溪岸”、“太阳公元”项目尚未开盘,而根据北京市房地产交易管理网的信息,这些项目取得预售许可证的日期分别为4月3日、4月2日、3月28日。
  
  供不应求造就楼市怪象
  
  尽管存在各种违规的嫌疑,但“中弘·北京像素”项目仍在12日开盘当天就被抢光。这是近期北京楼市的缩影。
  
  杨少锋表示,供不应求是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他表示,去年的销售状况十分火爆,但直到去年下半年,北京市的商品房新开工、施工面积等指标才开始逐渐好转,这造成了今年上半年市场严重的供不应求。
  
  来自北京市房地产交易的数据显示,截至4月12日,北京市的可售期房住宅仅为55769套,自去年12月跌破6万套以来,始终维持在6万套以下。而这一数据几乎是去年以来的最低值。
  
  除此之外,投资性需求的规模越来越大。王伟向记者表示,在近期的购房经历中,发现“一人拿10多个身份证排号”的现象十分常见。他估算,在“中弘·北京像素”项目的购房者中,投资性需求达80%。

上一篇:住建部:房价上涨过快城市限制购多套房

下一篇:中国亮剑 将对美俄取向性硅电钢征重税